生活中等公交车的场景最熟悉不过了,你是一定要到达公交车站,才上得了车。到了公交车站大致会遇上这几种情况:一种是提前到达,车来了就能坐上去;一种是你尚未到达公交车站,但离得不远看得到想坐的公交车来了,你马上三步并两步的边喊边挥手让司机多停留一会儿好让你赶得上这趟车;还有一种离得有点远,就算你看见了但明显也赶不上了,只好悻悻错过了。
等公交车的场景像极了我们的能力与机会是否匹配的关系,这个比喻正是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培养好能力才能抓得住机会。所谓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你只有培养好了能力才能主动抓住机会;如果能力稍欠,但你特别努力,还可以赶上机会;但如果能力与目标相距甚远时,就怎么也“搭不上车了”。其实机会人人都有,但它并不会专门为你而停下来等你。对此,我们要做且能做的是,树立功在平时的意识,千方百计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
但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是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并且要从每一件做成的“小事”中悟出“大道理”,才能从技能到思维同步提升。总裁多次在讲话中提及“布诺与爱诺”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为我们揭示了能系统思考、能举一反三、能做出有效结果才是提升能力的关键,这样才能从小事的历练中具备成大事的破题能力。
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自驱式的努力。想要赶上公交车,既需要提前准备的自律,也需要全力以赴的努力奔跑,而不是看不见公交车就慢悠悠地行走。车子总比人要快,所以能力的培养决不能因为自认为机会没到而磨蹭度日,也不要奢望投机取巧就能抓得住机会,就算侥幸抓住机会也会因为能力的不足而半路出局,陷入“白头宫女话当年”的窘境。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有些人总是忙碌却忙而不得,虽然年限很长,成长依然有限,因为他们只是在无尽的重复中,像圆规画圈没有多走出一步。其实世界始终在变,我们的能力必须不断地持续提升,要知道过去的经验不一定会成为现在的起跳板,也有可能成为绊脚石,因为有太多的变数左右着事情的结果。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理念、没有顺势应变的破题方法,我们依然可能“赶不上车”。
(封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