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珍藏之果
“我们付出的每一滴汗水,在实现有‘质’有‘量’的增长时,已经结出了饱满的果实。”
手捧某平台“2024年度最佳增长奖”奖牌,快门将这一瞬间定格,成为了我2024年最美的记忆。
去年2月底,还是春寒料峭时,各大即时零售平台已经紧锣密鼓地打响了“三八”营销的战役。我和伙伴们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给2024年一季度交份满意的答卷。
“三八”档期,平台的资源往往大幅度向女性护理品牌倾斜。为了争取更多平台资源,我们内部讨论一轮接着一轮。经过反复的头脑风暴,我们最终确定了一份既新颖又有针对性的高端洗护产品营销方案,兼具颜值和“质价比”的多款科技创新产品成功吸引了合作方业务团队的认可,活动一上线,一下子火了。
回想起这个难忘的“三八”营销活动,是微信里一个个跳跃的消息框,是24小时和平台、商家反复沟通的具体细节,是视频会议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是支个小桌子放上电脑就开始的直播……看到平台里众多集团品牌产品的销量火热上涨,成为平台家清品类新爆品,我深感骄傲,初春的寒意仿佛也被消费者的抢购热情给驱散了。
为了抢抓资源,寻求更多创新的营销方式成为了我们重要的课题。有时候,不同场景间的跨“界”联动,给我们不断带来新惊喜。七夕期间,通过仔细研究,我们发现鲜花频道和当时刚上市的雕牌高奢香水香氛洗衣液的目标消费群体画像相似。我们立刻产生联想:买一束鲜花装点生活的顾客,会不会也希望衣服散发着持久又迷人的大牌香呢?果然,我们积极“破圈”进行跨生态合作,以获取鲜花频道新客的初次尝试取得初步成功,为雕牌高奢香水香氛洗衣液的进一步“破圈”和畅销又猛添了一把火。
比起鲜花和掌声,对我而言,和伙伴们一起奋斗的浸满汗水的日日夜夜,才是我2024年最值得珍藏的闪光瞬间。
(销售总公司 王荣倩)
技术钻研之路
“技术的钻研就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只有不断奔跑,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时光荏苒,转眼间入职苏州妙管家公司十年有余。我是一个不太爱拍照的人,前几天车间主任给我展示的一张工作照片,却让我触动很深。这张照片,让我的思绪回到那段难忘的特殊时光……
去年7月的一个早上,产线反馈灌装机的充填管晃动,影响了生产。我心头一紧,作为一名一线维修人员,深知生产就是抢时间。迅速到达现场后,经过一系列的勘察和研讨,我们锁定了问题关键——灌装机充填管的配件变细,使得设备之间产生了缝隙。我立即联系了设备厂家的技术工程师,可得到的回复却是“配件最快到厂也得一天时间”,看着生产线上焦急等待的同事们,我和其他技术人员迅速拟定方案,决定自己动手维修。
实际修复配件所需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最费时费力的还在于配件的拆装。两个小时的戮力奋战,我们终于拆好了配件。但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普通的电焊等维修办法均解决不了配件变细的问题。这时我突然想起,曾经在一本资料书上看到可以用“冲头”锤打这一方式。于是立刻开始动手实验,伴随着“当当”的锤击声,捶打产生的“麻点”使磨细部位加粗的同时又增加了阻力,使得轴套紧紧锁死,历经3个小时,设备终于恢复正常。
技术的钻研就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汲取新知,需要和技术“死磕”到底,也需要与总部和其它基地的伙伴们互相讨教,才能让我跑得更快、更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的日常行动。
(苏州妙管家公司 浦 军)
牛油果之“恋”
“那些日日夜夜的努力,如同璀璨星辰,点缀在时间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回想2024年的产品项目开发经历,记忆最深刻的,是巴啦豆丁牛油果润肤膏产品的升级开发工作。
2024年年初,春风还带着几分寒意,我便与前端市场运营的伙伴们并肩作战,共同分析产品的市场反馈。一月到五月,每一寸时光都可以在这罐小小的润肤膏上找到痕迹,我也与这罐小小的润肤膏间建立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近30版样品配方的调整,每一次都像是在探索未知的宝藏,都像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我倾听着它的声音,感受着它的变化。7次内部同事的集中试用打分,后续众多外部品牌消费者的报名试用,每次评价都像在接受一场严苛的考验。肤感、功效、香气、温和性……市场真实的声音、真诚而直接的反馈,我都悉心记录、用心改进,直到那个接近满分的最终配方出现,那一刻,喜悦与成就感宛若夏日里的一缕清风,拂去了所有的疲惫与焦虑。
在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产品上市,与市场热烈的反响随之而来的还有前所未有的满足与自豪。产品仅上线一个月全渠道的曝光量就超1亿……在大单品的带动下,我们以牛油果为主要概念,开发了护手霜、面霜等品类,建设产品矩阵,形成品牌系列产品,把更多科技创新的成果带给消费者。
“与牛油果‘相恋’”的过程,我也如同这罐润肤膏升级一样,经历了无数次的打磨与升级,最终收获成长与蜕变。
(纳谷科技公司 苑 卓)
数字化创新之旅
“我热爱这个企业,热爱车间里的每一台设备,更热爱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挑战的日常工作。”
我喜欢在机器轰鸣声中寻找规律,喜欢在错综复杂的生产流程中寻找优化空间。但有段时间,日期标注的检查验证问题成了我心中的一块巨石,每当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日期,我就感觉像是被困在了一座数字迷宫中,找不到出口。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日期变得既清晰又高效?如何将这些数字变成我们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借此,我决定踏上一段全新的征程,开启了数字化创新之旅。车间提供的学习资源成了我的宝库,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扎进了数据的海洋中。那段时间,我的世界里只有数字、公式和小程序。在无数个夜晚的摸索后,我找到了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智慧的大门。在无数次的尝试和修改后,我终于编写出了一份公式化的“日期自动识别判定”文档。这个文档就像为车间安装了一双“眼睛”,可以精准看清每一个产品的“出生日”,实现了工作效率的大幅跃升;它又如同坚实的盾牌,“抵挡”住错误日期标注的“侵入”,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我深知,这只是开始。物料管理是车间运转的关键,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影响生产进度。在团队的协助下,我再次利用小程序,编写出了“物料核对自动判定”文档。这份文档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车间的物料安全,让我们的管理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慢慢地,我开始爱上这种不断创新探索的感觉。在继续探索新工具的创新使用管理方法中,我利用二维码的特色功能,成功制作了“二维码物料标签卡”和“物料盘点”文档。那些曾经繁琐复杂的盘点流程,如今只需轻轻一扫,便能轻松搞定。
回首这段探索之旅,感慨万千。我也很自豪,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创新应用,让我们车间的效率大幅提升。
(液洗车间 黄晓东)